近日,国家旅游局修订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记者从国家旅游局有关部门获悉,新标准对旅游扶贫效果好的景区,在申报5A级评定时可适当加分。

        景区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旅游消费的集中场所,许多5A级景区都处于农村或欠发达贫困地区。近年来,5A级景区在带动旅游扶贫方面效果显著,“开发一个景区,致富一方百姓”,“一人参与景区服务,一户实现根本脱贫”的例子不胜枚举。据不完全统计,一个5A级景区可以辐射带动周边上百平方公里的农村脱贫致富,带动当地农民年人均增收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

        为进一步发挥景区在脱贫攻坚战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国家旅游局将促进旅游扶贫与推动景区发展有机结合。凡旅游扶贫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景区,在申报5A级评定时,可以优先纳入工作程序并给予适当加分奖励,以此鼓励景区投入到扶贫攻坚战的伟大事业中,使景区成为带动周边农民精准扶贫、增收致富的新生力量。



(责任编辑:新华网 闫丹丹)

 

      6月29日,记者从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了解到,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将于8月4日至6日在成都举办。

      在此次投资大会上,将有超过100个项目亮相,整体招商规模将超过300亿元,其中重点项目30个,精品项目8个,此次大会推出的旅游资源项目也突破了传统以资源为依赖的观光旅游模式,主推“全域旅游”概念。

      本次投资大会将集中推出一批四川优选旅游投融资项目,发布2016年度四川省旅游产业成果,组织有投资四川意愿的优质投资商进行项目实地考察,组织全球旅游投资论坛等活动。



(责任编辑:新华网 闫丹丹)

 

 

《四川省长江经济带旅游发展规划》出炉

翻开四川版图,一条条大江大河穿越其中,作为中国有名的“千河之省”,四川将以长江经济带为核心,沿着这条黄金水道,谋划新的旅游线路。5月23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从四川省旅发委获悉,《四川省长江经济带旅游发展规划》(下简称《规划》)已新鲜出炉,《规划》表明,到2020年,来四川的国内游客将突破11亿人次。这是个啥概念?也就是说,全中国三分之二的人口,都将来四川旅游。同时,依托金沙江、岷江、嘉陵江等河流,打造藏羌旅游文化品牌。

此外,四川还要以大熊猫基地、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建大熊猫生态旅游环线,该线路中既有熊猫小镇、熊猫森林,还有熊猫营地。值得关注的是,未来四川还将启动大熊猫申遗。

规划 国内游客突破11亿人次

根据《规划》,到2020年,四川全省旅游总收入将超过1200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国内游客突破1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到11874亿元。同时,入境游客突破47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到19.67亿美元。

在生态上,对2.66亿亩国有森林和集体公益林实施常年有效管护,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336.4万亩,完善和新建35个以上国家和省级湿地公园,完成退化草地和沙化土地治理102万公顷,完成治理面积2.5万平方公里以上,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000平方公里。

在文化上,形成金沙江水系藏彝走廊、岷江水系藏羌走廊、成都为中心的天府水文化体系,嘉陵江水系中国西部圣河,长江上游干流起点标志和“通江达海”的文化品牌,成为长江国际黄金旅游立体山水人文的经典代言。

看点 打造黄金水道邮轮旅游线路

作为千河之省,四川境内河流众多。此次《规划》,以“一廊、一心、三带”为依托,“一廊”即长江上游干流走廊,“一心”指成都世界旅游目的地中心,“三带”则为金沙江、岷江和嘉陵江畔的藏彝、藏羌和圣河旅游带。

具体来看,在四川长江上游干流旅游走廊上,打造宜宾—泸州长江港口,与重庆连接,以邮轮游船为旅游特色体验形式,沿长江水道串联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3大国家级城市群,成为黄金水道的邮轮旅游线路。

在金沙江流域,藏羌走廊旅游带是四川未来打造的重点。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旅游带具有神秘性及自然和民族的多样性,格萨尔文化区、霍尔文化区、扎巴文化区、木雅文化区等藏彝文化融合区、彝族文化区,都是该区域很好的代表。

而在岷江流域,主要布局藏羌文化和红色旅游。嘉陵江流域,打造“天—地—人—神”的神圣意象。

项目 建大熊猫生态旅游环线

四川旅游资源丰富,未来还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形成两条旅游主线。第一条是松潘岷江源——川主寺天门之水——汶川茂县藏羌文化走廊——天府水文化——乐山大佛文化——宜宾长江首城——南溪瀛海江海景观;第二条则是西昌邛海邛方江源——攀枝花黄帝之子昌意降若水(雅砻江)——向家坝——宜宾长江首城——中国白酒金三角。

除长江水道外,四川还将构建大熊猫旅游品牌集群。以成都大熊猫基地和卧龙大熊猫基地为重点,以“观熊猫”、“伴熊猫”点状产品构建产业链,打造熊猫小镇、熊猫森林、熊猫营地。同时,在卧龙建立“大熊猫户外天堂”的品牌形象,拓展欧美市场。

此外,在岷山山系、邛崃山系等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周边,建成以成都大熊猫研究基地——卧龙碧峰峡野外驯养研究基地——野外大熊猫探秘的系列产品,成为全世界具有唯一性的熊猫家园。在此过程中,要推动大熊猫申遗拓展,建立大熊猫主体生态旅游环线。

出行 新规划5条高铁

未来,不管是四川的市民还是外地游客,坐着高铁就能享受到最美的风景。

《规划》称,四川正在打造高铁旅游品牌线路,除在建的成贵高铁、成兰高铁、兰渝高铁、西成高铁外,还规划了5条高铁。它们分别是渝昆铁路、汉巴渝铁路、绵遂内自宜城际铁路、成自泸铁路和川藏铁路雅安至康定段。

在品牌线路方面,依托成绵乐城际铁路、成灌铁路、成渝高铁、达成铁路等铁路,四川规划了7条高铁品牌旅游线路。天府旅游新干线,主要目的地是都江堰、眉山、乐山、峨眉山等;成渝城际旅游新干线则瞄准西部都市休闲游、巴蜀文化体验,包括成都、重庆、南充、宜宾、乐山等地;世界遗产旅游新干线以成兰铁路为依托,让游客体验世界遗产、藏羌风情等美景,包括九寨沟和松潘。

除了高铁,四川还确定了九黄机场、红原机场、、亚丁机场、甘孜机场等15个支线机场,帮助游客迅速抵达目的地。 华西都市报记者殷航



(责任编辑:新华网 闫丹丹)

 

日前,世界主题公园权威研究机构美国主题娱乐协会(TEA)与第三方旅游行业研究及咨询机构美国AECOM集团联合发布了2015年全球主题公园游客量数据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排名前10名主题公园集团中,华侨城、长隆、华强方特、宋城分列第四、七、八、十位。

广东3家主题公园集团入围十大

2015年,尽管全球经济低迷,受新技术和全球主题公园市场不断扩大,主题公园行业整体仍保持7%以上持续而稳定的增长。2015年全球TOP10主题公园集团游客人次共计4.2亿,各大主题公园集团均保持了正增长,平均增幅为7.2%,足见主题公园旅游在全球范围内依旧相当火热,并保持了持续上升的迅猛势头。这一强劲增长背后主要是因为亚洲和美国主题公园的快速发展,其中包括长隆、宋城、迪士尼和环球影城。

2015年全球排名前10名主题公园集团中,华侨城、长隆、华强方特都是广东企业。其中,华侨城主题公园游客量3018万领跑亚洲同行,长隆集团游客量达到2358万,华强方特游客量为2309.3万。全球排名前20名水上乐园中,长隆水上乐园以235万人次的游客量,继2013年和2014年后,第三次荣登榜首。

有数据显示,我国今年第一季度旅游投资量超过过去30年总和。其中,主题乐园的投资和兴建是非常重要的一块。业内人士认为,各方持续的巨大投入,对于做大主题公园旅游这个产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随着主题公园这块蛋糕的逐渐做大,游客到主题公园度假的旅游习惯,也会慢慢被培养起来。不过,市场虽然火爆,但并不代表投资者一拥而上就能成功,伴随着巨大机遇而来的是同等程度的风险。

主题公园为何陷入这种处境?魏小安等专家在内的业内普遍观点是,很多主题公园大多盲目跟风,“主题”不明确,重复建设过多;过于依赖门票收入,衍生产品开发严重不足,盈利水平太低;在园区内容上,对国外主题公园及其他成功主题公园一味模仿和山寨;与此同时,国内一流的主题乐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人才进口”,专业人才极度缺乏也造成主题公园管理不善。

不断创“全球第一”“全球唯一”

长隆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在硬件设施上不断创造“全球第一”“全球唯一”,为游客提供最好的体验。长隆欢乐世界有着亚洲首台、全世界第二台的十环过山车,以及创下世界最高、最快、垂直下落距离最长等一系列过山车纪录的垂直过山车;水上乐园率先大规模引入温水系统,拥有大量领先同行的“明星”设施;海洋王国全面整合珍稀海洋动物、顶级游乐设备和新奇大型演艺,比如全球最大的5D城堡影院。

同时,打造顶级演艺项目也是长隆的“秘技”:长隆大马戏是世界一流的马戏表演,还研发了众多有着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漫形象和故事,各种电视节目、电影纷纷来到长隆取景。此外,在科普教育、服务体验、人才建设、动物保育等方面长隆拥有独特的优势。

面对上海迪士尼开幕以及眼下出现的主题公园投资热等竞争,上述负责人认为长隆也已经明确了自身发展的方向:未来的主题公园,是高科技园区、智慧园区,更是文化园区。“深耕旅游产业、不断更新硬件、打造智慧园区和文化品牌,长隆将在这些方面继续发力。”

据了解,目前清远长隆正在抓紧建设,届时分别以森林、城市、海洋为主题的清远、广州、珠海长隆南北呼应,平铺在粤港澳90分钟经济圈内,连成全旅游目的地组合体。(记者/张婧)

值得警惕的是,张北县的做法,可能会有一种效仿效应,助长各级政府的扩权冲动,滋生出资源独占的思维模式。

河北省张北县“草原天路”收费一事仍在发酵。近日,河北省物价局首次回应,称“依据河北省的定价目录管理,在旅游这一块,除了省里面管的景区外,其他的景区就授权设区市、直管县、扩权县等来制定”“张北县是省的扩权县,有权制定草原天路风景名胜区的门票价格”。

不妨梳理一下张北县与公众舌战交锋的火力点:公众质疑二级公路不能收费,张北县回应这不是公路,是景区;公众质疑收费是买路钱,张北县回应这笔钱用于生态保护;公众质疑张北县无权定价,张北县回应自己是扩权县,没问题。目前来看,即使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梗阻,但张北县只要决意收费,这些龃龉都难以构成实质性阻拦,最多花些审批时间,法规窒塞会很快涣然冰释。

从张北县不落下风的表现来看,应该是早有准备,功课做得透彻。但这样做的后果如何,张北县和公众都不妨三思。类似做法不是没有过,凤凰古城就是一例。2013年凤凰古城开始实施捆绑售票,只要进古城就需缴纳148元的门票。3年过去,近日凤凰古城由于游客减少,商家收益受损,不得不取消这一做法。要知道,当时凤凰古城收费的理由之一也是保护古城,可见,保护性收费的理由,看似正义,却未必经济与合理。凤凰案例的黯然收场,也不能让张北县头脑冷静下来,圈地收费是种“前仆后继”的冲动。

把公路整体变成景区,张北县是第一个,是否也能成为首个吃螃蟹且大快朵颐的一个呢?当然,也有可能把“草原天路”折腾成一条死路:游客用脚投票、纷纷远离,沿路商家生意惨淡,前期投入难以收回,砸了“中国最美公路”的招牌等等。至少目前,有记者探访后发现,游客的减少已经让一些商家纷纷叫苦了。要知道,圈地收费,在圈外的不是只有外地游客,也有本地商户、沿线牧民。收费是价格杠杆,必然带来无谓损失,届时这些损失更多的还是由当地民众来承担。

值得警惕的是,张北县的做法,可能会有一种示范效应,助长各级政府的扩权冲动,滋生出资源独占的思维模式。景色宜人与经济发展滞后往往会有地理上重叠,倘若张北的做法被不少地方看作一条捷径,纷纷效法,那么往小了说,是给每个游客的出行添堵;往大了说,在国务院三令五申减税降费的背景下,不是逆势而行、消解改革成果吗?可以想见,目睹“草原天路”的突围成功,蠢蠢欲动的地方怕是会越来越多。

其实在全国不少地方,都存在公路被纳为景区一部分的情况,只是如张北这样对公路整体设卡收费的情形还是首例。这种方式阻碍的是通行,给游客造成负担,减少旅游消费,对资源的重新占有与分割,也必然加剧经济福利的不平等。而在法律法规间辗转腾挪,为收费寻求合法性,更是损害法律的威严,切不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

一方面,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草原天路”的做法未必会有好的效果,逆舆论而行最后可能会灰头土脸地收场,舆论“乐见其败”。另一方面,倘若真的如我们所料,效果不佳,几番折腾下来的政策性损失,又该由谁来承担呢?(王子墨)



(责任编辑:新华网 闫丹丹)